,在时间差上,这就已经算是过季商品了。过季商品还会有谁买?
\n
实际的问题很多,但利润也很高,五天课程上完,他们直接进了实验室,实习了一把面向外国人的客服。
\n
外国人竟然还讲价,这是她遇到的第一个问题,虽然这句话说着很傻,但看多了后来的假新闻,她一直以为外国人都跟不认识数的土豪一样,看上就买,根本就不会还价,结果事实告诉她,他们不但会讲价,还很精通,用精通好像不太恰当,因为他们只是砍的狠,技巧上没什么太高妙的手法,只是遵循一个原则,对半砍。
\n
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她有点傻眼,因为那老师没有告诉她底价是多少,多年的耳濡目染,她大约可以估算出围巾的成本在一百左右,按说三百也是赚的,但她说了不算,赶紧喊人求助。
\n
给他们讲课的学姐直接就过来了,很熟练的聊了两句,就以五百八十块的价格拿下了。
\n
把自己觉得外国人不讲价的傻思想拿出来跟学姐分享。
\n
结果学姐却点头说没错,“外国人一般都不讲价,他们卖东西标价一般都没那么虚,买东西的时候都是直接掏钱,也是因为中国商品的大量涌入,让他们知道原来还可以讲价,他们都没经验只知道对半砍。”谁也不傻不是,什么东西都要分情况去,知道可以讲价,没几个人愿意多花钱。
\n
在实验室实习了几天,她受益良多,一直想要走国内网购物流的路,但她以前的专业跟这方面一点都不沾边,就只是有个大体的概念,知道现在是发展的好时候,但不知道具体的细节和营销模式。
\n
c2c是什么概念她都不知道,她现有的经验只是作为一个纯消费者所拥有的,对于内部的接触,除了当年声势浩大年年飙升的双十一交易额,就是在快递单上签字了。
\n
经过这十天,她严重意识到了自己所欠缺的,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n
夏令营结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