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以为,今日即便您不同意,皇位还能落在其他人的手里吗?”一直站在旁边未曾说话的阿云忽然走上前来,毫不避讳的直视玄宗,“倘使父皇驾崩,太子谋反已自尽,诸皇子之中,论出身,论战功,何人敢与十八郎争锋?当年您带兵入宫,逼得睿宗皇帝退位,不也是同样的道理?”
玄宗却并不生气,反而意态闲适的笑了:“诸子之中,其实唯有八郎,尚且有几分像朕,其余之人,不是二郎与三郎那般唯唯诺诺,毫无主见,便是五郎那般妄自尊大,至于十八郎,朕原以为恭敬有余锐气不足,现在看来,倒是磨出了几分血性,只是……终究还是少了点儿什么,”玄宗说到这里,停顿了一瞬,他看着阿云,仿佛第一次认认真真的在看这个流着自己血脉的孩子,而非是心爱之人的影子,“十八郎是朕的儿子,朕最了解……有些事情,纵然他再怎么磨砺,也是做不成的,即便全天下的人都以为是他打退了南诏吐蕃叛军,朕也知道,那绝不可能是他能够做的到的,临危不乱,调度自如,甚至,有胆子和朕说这样大逆不道之语,你,很好。”
玄宗不等阿云回答什么,继续道:“倘使你是朕的儿子,或许,将是最好的太子人选,只是……你偏偏是个女人,又是李瑁十分信任依赖的姐姐,朕决不允许,大唐再出现第二个太平公主。”
“倘若我是您的儿子,怕如今,也活不到现在了吧?”阿云淡淡一笑,不以为然。
玄宗眸色微黯,但不过一瞬,又恢复了冷漠的面孔:“十八郎不肯杀你,可你知道朕为何要说这样的话,你们可以抗旨不尊,只是,没了朕的旨意,名不正言不顺,即便日后登基,天下之人,如何会不议论纷纷,各方节度使,如何又能真正心服口服?”
阿云笑了,那笑声是从胸腔里发出来的,却无端端让人觉得有些苍凉。
李瑁以为她真的要听玄宗之言,连忙膝行上前,抓住她的手:“阿姐,父皇已被太子气的失了心神,断然不可听他胡言乱语,不坐上这位子又能如何,不管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