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泽;建文帝逃亡海外前藏于岭南的大笔财富,分批秘密辗转运输过程中也有麻花参与;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时建文帝已经离世,他也自知时日无多,将麻花叫过去只说了两个字——封山!麻花清除掉建文帝在世间的活动痕迹后,再也无人知晓那批庞大财富的下落!”
白钰轻叹道:“从历史进程看麻花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那批财富至今未能被挖掘出来。”
郑守福欲言又止,有关《寻隐者不遇》的话题到此为止。
回到东厢房,郑守福和白钰再度参观近现代郑氏家族名人名录,让郑守维拿钥匙独自进了趟密室,然后才开启祠堂大门参加后面环节的互动。
活动结束,白钰罕有地没回市府大院而直接回宿舍别墅,反锁到书房拿起文房四宝,摊开宣纸,一气呵成将印象里的《寻隐者不遇》画了出来。
随后与谈戎视频展示此画,她定定看了数分钟微微颌首道:
“字画水平虽不怎地,意境倒出来了,也难得你强记工夫这么厉害,换我可能做不到。你是迄今为止唯一亲眼目睹两个版本摹本的人,比较出细微差异吗?”
白钰道:
“我发现的共有六处,前五处感觉属于不同临摹者在运笔和风格方面不经意的体现,无关大局,只有一处……你去过白云山吧?”
“路过,没特意游览,怎么了?”谈戎诧异道。
“白云山每当霏雨绵绵时站在山脚向上看,云雾缭绕于黛山葱绿间,半壁皆素,故名白云山。柏家摹本里隐者戴着斗笠钓鱼,说明山间正下着小雨,山峰间若有若无飘着雾气;今天看的郑家摹本却无云雾,笔法很清楚就是没有。”
白钰肯定地说。
谈戎沉吟道:“建文帝在白云山居住了数年之久对大山特性应该了如指掌,不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