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书阁。再走几步看到山崖中段有一泉眼,清泉沿着山壁汩汩而下,流入一方形石窍,掬泉而饮入口冰凉甘甜,而泉水不溢不亏,始终与石窍边缘平齐。
可以想象当年的建文帝,或在溪水边怡然垂钓,或在凉亭里奋笔挥毫,每当夕阳西下,暮霭沉沉下踏着草地信步而行,欣欣然天地苍穹,悠悠乎山水之间,人生至此岂不快哉?何必在意于帝位更迭,江山被颠?
翻开那段历史,从建文帝1402年逃出南京城到1435年进入七沙山,短短三十多年内九五之尊的金龙宝座已换了四个主人。1424年,明成祖朱棣死于征途中的榆木川;1425年,明仁宗朱高炽死于钦安殿;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死于乾清宫,继位者是明英宗朱祁镇,也就是那位“土木之变”中被瓦剌军生擒的活宝。
由此可见皇帝并不好当,而忘情于江海的建文帝清心寡欲,一心向佛,居然得以高寿,不能不说是造化弄人。
爬过几十米宽的缓坡进入一道狭窄的峡谷,不远处山势陡然一拐,眼前出现一个宏大气派的山穹。
山穹纵深百米以上,最高处达二十多米,穹顶半拱形,两侧几近与山坡相接,巧妙地掩盖住其真貌,地面修砌得光滑平整,中间是一道直达深处的汉白玉石阶,上面雕满了张牙舞爪的飞龙,台阶尽头,赫然屹立着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
周巽激动得喘不过气来,语无伦次:“宫殿……传说中的宫殿……建文帝的宫殿!”
深山之中确实隐藏着宫殿,它正是建文帝飘泊半生之后走向生命终点的归宿。
踏上汉白玉台阶向前,依次经过石桥、石踏道、鹊台,空间虽小,布局却严格按照皇城等级一丝不苟,台阶和栏板上雕刻的龙纹、牡丹纹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走近宫殿,见殿门正中上方以瘦金体写着三个字:圆明殿
明即明朝,圆是取功德圆满之意,大概建文帝自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