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既想将金城拿下来,又不想让自己手底下的将士损失太过严重,所以,还是老套路,想办法,智取。
\n
也只能好好的想办法,强攻金城,代价太大。
\n
或者他们在这里继续围着,打消耗战,或者是等新的一批火药送到他们手里,这样的话,强攻进城,就多了几分胜算,少了几分损失。
\n
程处默和李恪在打新罗的时候一路推进,而薛仁贵则是在后方,占领了城池之后,开始善后,然后调度大军的粮草,平定战后地方上那些不稳定的因素,尤其是刚打下来的新罗的那些地方,时不时的就会有叛乱,然后薛仁贵在后面忙着平乱。
\n
可以说这边有了薛仁贵,所以推进才能这么顺利,薛仁贵对于熊津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n
至于刘仁愿,接到刘仁轨的消息之后,就开始带领着自己麾下的水师朝着倭国出发,刘仁愿也觉得,攻打倭国本土,这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不能错过。
\n
所以刘仁轨一邀请,他就去了。
\n
当然,他是从白江口那边过去的,在路上也遇到了倭国的使者,没有打理他们。
\n
从登州到卑沙城,再从卑沙城到白江口,再从白江口到倭国,或者是从新罗到倭国,海面上的航线都是有定数的,这是无数的人走过的航线,开辟出来的航线,所以在海面上遇到的几率,还是挺大的,而且刘仁愿的水师人数也不少,浩浩荡荡的,当倭国使者的船发现他们,肯定是要靠近他们寻求帮助的。
\n
在见到刘仁愿的水师船队之前,他们已经当了几天的野人了,在小岛上过了几天“孤岛求生”的日子。
\n
刘仁愿避开了他们,这让倭国的使者彻底的绝望了,他们只能一边不停的找小岛停靠补给,一边沿着熟悉的航线朝大唐出发,使者可不敢忘了自己肩膀上的使命,可以说倭国的存亡,就担在他的肩膀上了。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