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1995.7.13”苏晚晴被杀案的首次案情分析会,在市刑侦支队会议室举行。
支队长宋文远站在会议室前端,脊背挺得笔直,像一尊承载了太多重量的雕像。
他身后巨大的白板上,是他亲笔写下的“1995年7月13日苏晚晴案”几个大字,白板上的字体每一笔都感觉出深深的压力,仿佛每一个笔画都浸染着十年未干的泪与血。
市局局长韩启国、省厅物证中心首席专家乔宝生教授,以及省刑侦总队的数位资深专家悉数在座。
无人交头接耳,只有纸张翻动的轻微声响和压抑的呼吸声。
宋文远深吸一口气,压下喉头的滞涩,声音低沉而沙哑,如同砂纸摩擦:“各位领导、专家、同仁,下面,由我向大家梳理7.13案的基本脉络、关键线索,以及…我们当年倾尽全力却未能突破的困境。”
他的目光并未落在眼前的案卷上,那些文字早已烙印在他的灵魂深处。
十年沉默的背负,此刻化作异常流畅的叙述,连这几天埋头苦读卷宗的林涵宇都暗自心惊。
“当年,基于现场勘查和法医初步结论,方向非常明确:这是一起性质极其恶劣的暴力强奸杀人案。凶手初步判定为男性,且从施暴和杀人手段的复杂性分析,作案者至少两人。”
“案发次日,我们立刻围绕死者苏晚晴的社会关系网展开地毯式排查。所有与她有过交集的男性——同校同学、授课老师、舞蹈培训班的男学员、已知的追求者,乃至锦绣艺术园施工方的工人、材料供应商……无一遗漏,全部纳入调查视野。”
宋文远的话语,将众人拉回了十年前那个令人窒息的夏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