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的生存转折点。他们自力更生,有了经济来源,虽然困难重重,却也结束了他们在高致行家寄人篱下的日子。从这天开始,高建国白天在饺子摊包饺子,晚上参加夜校的学习。他突然发觉日子充实起来了,人生有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n
夜校的学习让高建国开始了解香港,了解这里的英国文化,却也让他在香港度过的第一个春节有了别样的意义。
\n
除夕下午,阿芳、华仔聚到饺子摊,岳芳英正手把手地教年轻人包饺子,满屋子欢笑不断。一旁的高建国一边擀饺子皮一边练习英语,声调抑扬顿挫。
\n
阿芳的目光中满是崇拜,称赞道:“建国哥好厉害的哦,英语讲得这么流利了。”说着拿着自己包的饺子凑到高建国面前,得意地说道:“建国哥,看我包的饺子。我要在饺子上做一个记号。”
\n
“做什么记号?”高建国有些不解。
\n
阿芳用火热的眼神直盯着高建国,说道:“建国哥,我包的饺子,你一定要吃。”高建国有些招架不住,赶紧低下头继续擀饺子皮。阿芳则是满心欢喜,一边包饺子一边唱起了邓丽君的歌。高建国抵挡不了阿芳不时飞过来的媚眼儿,只有将头埋得更低了。
\n
“阿芳的嗓子不比邓丽君差,一定能当大明星!”一旁听得如痴如醉的阿雄也连连称赞。
\n
阿芳的目光丝毫没有离开过高建国的脸,她开心地说:“我不稀罕当歌星,我只唱歌给我钟意的人听。建国哥,你喜欢听我唱歌吗?”
\n
高建国故作没听见地岔开了话题:“阿芳、华仔、阿雄,你们知道咱们中国人过年为什么要吃饺子吗?”
\n
看着大家都一脸茫然,岳芳英说道:“在北京最讲究、最看重的就是大年除夕的饺子。饺子是‘更岁交子’的谐音,意思就是新旧交替。除夕守岁吃饺子,象征的是团圆。”
\n
高建国又补充道:“过年贴春联,元宵挂花灯,在北京,一进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5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