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金人各安边境,互通贸易,些许浮财,自然可以再源源不断地流回我朝……”
\n
这位宰执就是唐钦,同样是朝中的重臣,也是历史上主和派的代表人物。
\n
他面容白净,看起来温文尔雅,不像李伯溪那样剑拔弩张。
\n
李伯溪闻言不由得勃然变色:“唐相何出此言!金人来势汹汹,难不成要不战而降吗?”
\n
唐钦微微摇头:“李相,扪心自问,以我朝诸军的战力,难道还能北渡黄河,将金兵打回去、收复燕云吗?
\n
“既然你我都很清楚这绝无可能,此时一战,不仅让我军民损失惨重,也让日后求和的难度增大了千倍百倍……
\n
“金人兵锋正盛,若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岂不是上上之策?待来年我朝整顿军务,徐徐图之,未必就没有翻身之日。
\n
“李相自然可以凭借着一腔热情主战,可若是战而不胜,又回到议和的老路上,又如何呢?到时候李相担得起这个罪名吗?”
\n
李伯溪气得胡子乱飘:“难道不战而降,唐相就担得起这个罪名吗!”
\n
朝中其他主战或者主和的官员,也纷纷发言,各自表述自己的观点。
\n
楚歌一边听着这些人的说法,一边偷偷地观察皇帝的态度。
\n
主战派这边的观点,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就是正常人都会有的想法。
\n
但主和派这边的观点,就比较奇特了,带有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思维方式,得换一种脑回路来解读。
\n
主和派认为,打那是肯定打不过的,如果一旦打起来,双方死伤惨重,金人的火气上来了,到时候再和谈,可就不是现在的这种条件了。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