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增加了许多维稳的成本。
\n
到时候,整个西夏全境可能会频繁爆发起义,齐朝就必须耗费许多力量来维持当地的统治,却又无法从中获得足够的好处,长此以往,难以为继。
\n
所以,最终的决定,是仍旧需要一部分西军驻守,同时将西夏的各个州县纳入齐朝,委派官员接任,并逐步将之消化。
\n
而此地的局势动荡,也意味着没有一位足够强大且有手腕的人物,是压制不住的。
\n
在这一人选上,朝廷再次争执良久。
\n
许多敌对的文官都在互相举荐,名为举荐,实则是想把对方远送到西北,自此远离朝堂的争夺,为自己除掉一个竞争对手。
\n
此时的齐朝,京师就是绝对的权力中枢。而一旦官员离开了这个权力中枢,意味着消息闭塞、影响力快速衰退。
\n
所以,几乎没有身居高位的人,愿意接手这个差事。
\n
而这位三皇子如何安置的问题,也是争论的重点之一。
\n
虽然当时的军报已经大致还原了战场的细节,但仍旧有大批文官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位三皇子真有提枪上阵、大破铁鹞子的实力,而更倾向于认为这是童道辅与诸位将军的吹捧之词。
\n
至于此次统安城大捷到底是如何打出来的,就更是众说纷纭。
\n
有人说这是童道辅故意将功劳让给三皇子、扶持三皇子上位,有人说这是三皇子窃取诸将功劳……
\n
当然,也有人相信,这位三皇子真是天纵之才。毕竟,他能考上状元,说明本就是天资绝顶之人,再凑巧知道一些兵法,似乎也不足为奇。
\n
可不论如何,这位三皇子毕竟是皇室,常规的封赏对他来说毫无意义,但如果封赏得太过……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