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若是成功,那么其他的齐军失去指挥,肯定也会不战自溃。
\n
但这一来,正中下怀。
\n
既然是完颜盛的斩首行动,那么就意味着他必将不计一切代价闯入齐军的阵列,而一旦久攻不下,齐军各部快速支援,他的这支深入的孤军,就有覆灭的危险。
\n
所以,对于双方而言,这一战就变成了矛与盾的对决。
\n
对于完颜盛来说,他要用铁浮屠和拐子马,不计一切代价地破开赵海平身边亲兵的军阵,完成斩首行动;而对于赵海平来说,则是要指挥手下的精兵不计一切代价地顶住,伺机反攻。
\n
到了这一步,双方都有得有失。
\n
对于完颜盛而言,在必须完成斩首行动的前提下,意味着他必须放弃骑兵的机动性,不能再迂回游击,而是要将金贵的重骑兵一股脑地压上去;
\n
但同时,由于他是主动出击的一方,兵力也占优,所以这对他来说确实是一个完美的战机。
\n
也难怪历史上会评价他:总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但每次一打起来,却都因为执行的原因而南辕北辙,变成了“名将质检机”。
\n
而对于赵海平来说,此时他的兵力处于劣势,而且大量的精锐步兵也缺少闪转腾挪的空间。
\n
可既然完颜盛必须不计一切代价地冲破他的军阵,那么只要能拼死守住阵地,他就赢了一半。
\n
……
\n
大战开始。
\n
这支经过邓将军特训的军队,已经变得令行禁止,号令之下莫敢不从,有一种如臂使指的畅快感。
\n
而专门针对金人骑兵做出的种种安排,比如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5页 / 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