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在渭水之盟订立之后,整整三年时间,突厥人都没有再次南下。
\n
这固然有突厥人内部矛盾开始逐渐显露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渭水之盟,已经彻底打碎了颉利可汗的威望。
\n
如果说五陇坂时,秦王带着精锐骑兵冒雨急进,逼颉利可汗退兵,是在颉利可汗的威望上狠狠地捅了一刀,那么渭水之盟,就是直接用铁锤将颉利可汗的威望砸得粉碎了。
\n
各个部落的首领纷纷跨过渭水便桥前来拜谒梁太宗,只剩颉利可汗一人在河对岸,已然折射出至关重要的一点:颉利可汗的威望与掌控力已经严重不足。
\n
显然,经过数年间连番南下,又屡屡在秦王手下吃瘪、无功而返,突厥各部落的首领都已经明白了一个事实。
\n
既然你颉利可汗在自己最为强大、梁朝最为虚弱的时候都不敢打,什么都做不了,二十万大军只是去渭水河畔旅游了一圈,那以后,你的任何军事行动自然也不会再有任何结果。
\n
所以,即便颉利可汗不服,还想再召集大军南下,那些各部落的首领还会不会听他的,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n
这一年,梁太宗二十八岁。
\n
梁朝与突厥的强弱关系,彻底易位。
\n
贞观君臣开始励精图治、厉兵秣马,在各地天灾不断的情况下,一边赈济灾民,一边恢复生产,同时也在不断尝试着分化突厥各部落,为随时可能开始的灭国之战做好准备。
\n
而突厥一方,颉利可汗的威信彻底崩塌,很多部落拒绝依附,开始纷纷叛离,甚至不少部落直接倒向了他们眼中的梁太宗这位可汗。
\n
整个草原秩序开始洗牌,而这也为之后梁朝灭突厥之战,埋下了伏笔。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