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些功绩都是太子的,那梁高祖呢?第二,太子在这方面也并无什么特别优秀的史料记载留下来,反而有很多黑料。
\n
这时候又有人会说,这是因为史料被改了,太子的功绩都被掩盖了。
\n
那么,又存在第三个问题:如果太子真的如此仁德远播,内外皆敬仰,那么为什么太子死后,整个梁朝上下似乎很快就接受了这个事实?
\n
朝中的官员,没有因为感念太子而罢官或者以身殉道的,外地的官员,也没有因为感念太子而以“勤王”的名义起兵造反的。
\n
玄武门之变只是一场小规模的政变,而这种小规模的政变,如果得位者没有威望,很快就会演变成巨大的混乱。
\n
历朝历代这样的例子都屡见不鲜。
\n
但玄武门之变后,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没有人跳出来为太子、齐王鸣不平,没有人跳出来为梁高祖鸣不平,似乎从京师到地方,所有人就这样顺理成章、理所当然地接受了秦王成为新的皇帝。
\n
并且他们似乎还挺高兴的。
\n
而这也能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所谓太子的那点功绩,在秦王面前,根本就不够看。
\n
……
\n
简单捋顺了一番之后,李鸿运开始点击这些选项进行修改。
\n
由于一眼能看出来的错误很多,所以李鸿运几乎是逐字逐句地点了过去。
\n
而在点击这些句子之后,它们就会变一种说法。
\n
比如,“太子与梁高祖于晋阳起兵,仁义宽厚、骁勇无双”这一句。
\n
点击一次之后,会变成“仁义宽厚、深谋远虑”,再点击一次,会变成“性情沉毅、从善如流”,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