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然,整个试炼幻境开始变化起来,真的不断倒退,回到了梁高祖在晋阳起兵时的状态。
\n
而齐王的年龄自然也进一步退化,变成了一个只有十四五岁的少年。
\n
这么小的年纪,做很多事情都会很麻烦。
\n
行军打仗不太可能,他的身体素质差得太远,上战场拼杀是在送,指挥的话也没人听他的。
\n
唯一的出路,就是出谋划策。
\n
但出谋划策也很有可能被人忽视,认为孩童戏言,甚至有可能听都不会听。
\n
而李鸿运想到的办法,相当的简单粗暴高效:抄!
\n
他要抄史料中梁高祖和秦王的办法,先他们一步提出各项建议。
\n
如此一来,梁高祖和秦王就会发现这位十四五岁的少年见识过人,而且最重要的是,每次都跟他们想到一块去了。
\n
到时候李鸿运在稍微拍一拍这两人的马屁,久而久之,他的意见就会被重视,这将为他之后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n
对于晋阳起兵,史料的记载有矛盾。
\n
一部分史料将起兵的主要人物记载为梁高祖,认为梁高祖早就有造反的想法,并按部就班地实施了;而另一部分史料则记载为秦王,认为梁高祖犹豫不决,是秦王再三苦劝,梁高祖才最终下定决心。
\n
具体情况也很难说得清了,但对李鸿运而言,问题也不大。
\n
这两种说法很可能并不矛盾。
\n
首先能够确定一点,梁高祖本身必然是有起兵想法的。前朝已经风雨飘摇、动乱四起,他又不傻,没必要继续抱着前朝忠臣的牌坊给前朝殉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