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最后拍板的是梁高祖,但仿佛每次齐王一发话,梁高祖就下定决心了。
\n
而且,事后总是证明,齐王是对的。
\n
虽说秦王也屡屡被证明是对的,而且跟齐王的意见高度一致,但齐王给出建议时往往能权衡多个方案,所以给梁高祖的感觉,就更老成稳妥一些。
\n
比如与屈突通对峙时,秦王建议立刻渡河攻取永丰仓。
\n
而齐王给出的建议是,梁高祖可以留一部分兵马继续与屈突通对峙,而他与秦王只要一半兵马即可。
\n
因为李鸿运很清楚,即便他要全部兵马,梁高祖也不会给。
\n
所以干脆只要一半,反正真实历史上秦王就只靠这几万人也能快速干掉长安周边的各个势力,并快速发展壮大。
\n
如此一来给梁高祖留下的印象就是:秦王能征善战,看事情很清晰,但齐王却更胜一筹。
\n
因为齐王不仅能看到秦王看到的,还能综合实际情况,总是给出最符合他心意的方案。而且,齐王似乎比秦王还要更加自信,事后也果然证明这种自信是正确的。
\n
虽然这种自信实际上是狐假虎威,但秦王这只“老虎”都看不透,更何况是其他人。
\n
于是,齐王的谋略和战术能力,在梁高祖心中的地位疯狂提升。
\n
在跟随秦王扫平长安周边的过程中,李鸿运也刻意地参加了一些谋划。
\n
其实这个环节,李鸿运是有点虚的,因为这些没听过名字、兵力不详、也压根不知道历史上是怎么打赢的人,他给不出什么太好的建议。
\n
但他也有办法。
\n
通过巧舌如黄这个天赋和之前的一系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