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岳鼎沉默片刻,举起手来,以掌心相对,示意道:“这是功德。”
\n
接着他又反转手,以手背相对:“这也是功德。”
\n
爱莲皱眉思索片刻,美人颦目,自有一股顾盼生姿之色,可惜最后仍是摇头不解:“可否详细说明,我若捐钱在县上建一座寺庙,可得功德否?”
\n
“毫无功德。”岳鼎见她仍是一片迷惘,便知是入了知见障,叹了一口气。
\n
这跟人是否聪明毫无关系,有些人不读书,不识字,天生笨拙,但在佛理上却能举一反三,一法通,万法通,这就是常说的慧根。有些人能过目不忘,幼童时就能断识万字,可于佛理上却是一块榆木疙瘩,怎么也教不明白。
\n
他只好详细解释道:“相传达摩祖师东渡中土神洲,当时的梁武帝得知后,派人到南海来专程迎接,期望能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他一心钦慕佛法,发菩提心,兴隆三宝,造庙度僧,布施结缘。每隔五里地方,就造一座寺,每隔十里地方,就造一所庵,度很多善男信女去出家做和尚、当尼姑,而且对于佛学也是非常精通,因而自认很有功德,却被达摩一语道破,告诉梁武帝他的所作所为毫无功德。”
\n
爱莲疑惑问:“为什么?”
\n
“因为他只知道着相事修,追求人天福报,不知道离相妙修求证佛果菩提。达摩祖师直指出‘只是人天之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看来虽有,实在没有。’”
\n
“那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功德?”
\n
岳鼎哈哈一笑:“这问题梁武帝也曾问过,当时达摩答曰‘清净智慧是微妙圆融,本体空寂,无法可得,如是功德,绝对不是世间上有为之法所能求到’。梁武帝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功德,实为求福,福德并非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n
他见对方露出思悟的表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