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n
面对大理王庭派来的使臣,黎大隐是直接玩起了当年山头当盟主的土匪行径,不仅丝毫不理会大理王庭的和谈使臣,反而将使臣全部扣押在了行军之中。
\n
而且还打算在攻城之时,将和谈使臣押往阵前祭旗,鼓舞军中将士的士气。
\n
黎大隐的这一连串的举动,要是中原的大儒们得知此事,定会将黎大隐贬低的一文不值。
\n
更有甚者还会著书立说阐述黎大隐的卑劣行径,让其罪行镌刻史册遗臭万年,因为这是他们的惯用伎俩。
\n
按照大儒们的道德标准而言,黎大隐在大理未有寻衅之前无故出兵犯境,这已经是极不道德,更应该予以谴责的行径。
\n
之后尚且不知收敛,在使臣前来交涉之际还私自扣押,并要将其押往军前祭旗誓师,这就更是违背了‘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
\n
野蛮的暴脾气,有的人需要后天激发,就比如参与北伐的那些宋军们,若不是叶宇纵容杀戮的磨砺,也不会有如今的四十万虎狼雄师。
\n
而对于黎大隐而言,这种野蛮的暴脾气就是与生俱来无需磨砺,既然已经决定要闪电解决边陲之祸,那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岂能在这和谈上面瞎耽误工夫。
\n
因而黎大隐丝毫不做喘息,率军一鼓作气继续挺进,大理这个佛一般的国度,哪里是这些虎狼之师的对手,再加上火器配置的先进性,攻城略地更是事半功倍所向披靡。
\n
边陲大理这边面对宋军的步步紧逼而岌岌可危,大宋帝都的群臣们,近期的心思也开始活跃起来,尤其是拥立新一代储君的问题,逐渐形成了三股势力。
\n
其中最为主流,也最为声势浩大的,当然是蒋芾拥立年纪最小的嫡皇子楚王赵斌。
\n
其次则是身为庶出的靖王赵枫,因为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