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奶娃娃,说是先帝太子的孙子,陆铮归政先帝太子,他只掌握兵权,幼帝登基后,第一道旨意就是封陆铮为王,但不是大权在握的摄政王,而是封了大将军王。
这让朝臣看不懂了。
随后顾瑾被召回中枢,连升几级后,成了年轻的内阁大学士。
何大人将大权交给顾瑾,虽有首辅之名,他却一心养老,很少干涉朝政。
顾瑾有恒亲王等宗室的支持,有陆铮的鼎力辅佐,迅速平稳朝政,开启了国朝新篇章。
许多只停留在顾瑾构想中的政策一项项推广,即便偶尔有旧势力反对,可他们奈何不了大权在握的顾瑾,更奈何不了掌握天下兵力的大将军王,除了唧唧歪歪几句之外,他们能做得并不多。
随着改革的深入,不过十年,国朝取得翻天地覆的变化,顾瑾的政策效果极好,百姓富足,民智逐渐开放,民主的观念渐渐深入人心。
顾瑾的声望远超陆铮,不少人都压顾瑾能赢下陆铮,废掉皇帝而自立。
可是他们只见到顾瑾着重培养陆铮的三个儿子,甚至带着他们去朝廷处理公务,无论多忙,他都会亲自辅导他们功课。
甚至顾瑾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扔给顾清。
陆铮一门心思同顾瑶游山玩水,儿子由顾瑾管,陆铮放心得很。
当顾瑾废掉皇帝,建立共和议会制时,陆铮的长子当之无愧做了顾瑾的继承人。
国朝开启彻底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
后世人都说顾瑾是天才,是圣人,对他敬仰无比。
不过,后世人更愿意看到皇贵妃留下的隆庆朝手札,指着上面的记载,说隆庆帝同永乐侯绝对是真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