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起来也比较方便。
最后则是再为坦克做准备,李元吉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是拖拉机,的确跟坦克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特别是他们的生产线,新中国时期,大多数拖拉机厂都可以造坦克,即便是现在,他们也还保留着坦克生产线,虽然已经落伍了。
这也算是积累一个经验罢了。
此时此刻,李元吉正坐在一台拖拉机上,拖拉机的体格有些大,至少比自己印象中的更大一些,但是动力却丝毫不弱。
左手边放着一桶燃煤,至于填煤,没什么特别的要求,透过上面的孔去看燃烧室的情况,感觉到火光弱了一些,或者动力减小了,就添进去一些煤就可以了。
拖拉机的前方,是一个凹进去的,大约手臂粗细的口子,上面有一个小棍子一瓢一瓢的,其中在顶端有一个红色的圈,当拖拉机静止的时候,视线之内看不到这个圈的时候,就意味着该加水了,加水也很容易,把盖子拧开添进去就可以了。
唯独让李元吉有些郁闷的,还是关于推拉杆的事情,现在的推拉杆比之前轻松了一些,但也没轻松到哪去。
唯一好的一点,是不用一次性到位了,经过改动之后,增加了一些滑轮来分散重量,同时增加了卡扣,向前推动推拉杆,拉动着链子往前走一下或者几下,卡扣自动锁死,继续推,就再走一节卡死。
这样可以防止后面的梨刀掉下来,放下的话则是踩下一个踏板,拉动卡扣挤压弹簧,让出空间,让后面的梨刀直接跟地面接触。
但这还远远不够,于是又在右手边安装了一个下压的推杆,通过一个装置,在移动的途中,逐步的将其下压,基本上走个三四米就可以压到底。
一个人的确能够操作,但是却很费劲儿。
即便如此,李元吉在上去操纵了一番之后,也是对此感到了满意。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