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吉给他们的创业资金,能够在商业上建立一片天地,那自然是最好的,可若不能,这些钱也足够他们生活了,但想要继续奢侈的生活,那是不可能的。
当然了,少不了的,自然是王府,隆庆坊被全面推倒,新建了十座王府,被分配给了七位新王,那里将会是他们之后的去处。
什么?
你们以为李元吉对李承光的支持就这么一点?错了,大错特错。
错到大臣们在得知这些举动的时候,都不得不感叹,如果当初李渊能够有李元吉的这份魄力,那么玄武门事件就不会发生了,甚至皇子之间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矛盾。
李元吉对于李承光的支持,绝对是史无前例的,尽管他只是一个即将步入九岁的孩子,可在做起这些决定的时候,李元吉没有丝毫的担忧,也没有丝毫的疑惑。
册封太子,接受群臣的朝拜,这也意味着,自此之后,李承光拥有了参政的权力了。
而在此之前,李承光最多也就只是听一听,问一问,就算他说的话,大臣们也可以选择不听。
但是现在,他说的话,大臣必须要听,在不违背李元吉意愿的前提下,如果不同意,可以反驳,但绝不能像以前那样,听不听自由,反不反驳也是自由。
“陛下,儿臣有事要奏!”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要进行祭拜仪式的时候,年仅不到九岁的李承光却站了出来。
被册封为太子,他在朝中的位置,自然是第一排的左边,而原先的那个位置,是尚书左仆射,这个时候他也只能往左再去一位。
而大臣的站位分为左右两列,每一列又分为三排,即一排一共六人,以中间的过道为准,左右两列,靠近过道的地位最重要,在这个前提下,左侧官员比右侧官员级别更高一些,以左为尊,以中为尊,这是古制,李元吉也并没有去改变。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