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凡事不能只看纸面的数字。这年月一亩上好的田地亩产才多少,最好的田精心伺候,仔细的施肥,还要老天爷给面子,不过两担,差不多两百四十斤左右。
能产两百四十斤的土地大多数不在百姓手里,百姓贫瘠的土地要是一斗两升,那可真是要了命了。等于平均一亩地三分之一的产出归了国家,去了这些,就算农人的田地是自己的,不用交高额的租金。
可还有徭役,还有绢,布,麦,等税。百姓为了不徭役,还要交高额的税摆脱徭役,把农作物换成钱,交给地方官府。在经过商人的盘剥之后,勤苦种植的东西不就不值钱了。
如此算下来,农民身上的负担简直就是n多大山。如此繁重的赋税之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把田地交给不交税的大户,寺院,官员,士绅,甘愿做佃户。
长此以往不但贫富相差悬殊,而且国家失去最主要的自耕农财政收入,地主集团越发的膨胀,国力不断的在衰退。
农业时代的国家,想要社会稳定就一定要有大量的自给自足的自耕农,这些人耕种田地缴纳赋税,同时还是很好的兵员。
没有自耕农这个国家的中流砥柱阶层,在面对动乱的时候,掌权者就没有足够的动员和组织能力,要钱没有,要兵没有,然后士绅大户还不鸟你,怎么整?
朱五现在可不是当初刚来这个世界时的小白了,这么多年一直恶补各种知识,自从当了汉王之后也没少读历朝历代的得失,还有各种史书著作。当然,他看的都是刘伯温等儒家学者标注出来的。
不然,那些没标点符号的玩意,杀之乎者也可要了他的命。
金宋都是两税法,元也是。但元之初的两税法,其实金宋都要轻许多,完全算得上德政,但是后来随着统治阶层的崩塌,制度开始变味儿。
在朱五心中他总是不自觉的把金元等朝代和清相比,尽管他不喜欢辫子,但是越是读历史就越承认,继承了明朝各种制度并且有所改进的清,能有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