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臣管着学部,去年十月开始,学部在京城,扬州,淮安,江浙一带,新建地方县学府学三百余处,现有生员四万多人。”
席老头忽然插嘴,“用的是我编的教材!”
言语之中老头满是得意,但是朱五有些纳闷,刘伯温这种把孔夫子当祖宗的人,怎么会用席老头那些在他眼里属于奇淫技巧的东西。
不过随即想想也就释然,大概席老头会说,你要不用老子的教材,老子杀你全家这种让人毛骨悚然的话。
“为什么光是江南之地?淮地,赣地,为什么不建?”朱五问。
“缺先生!”刘伯温说道,“事有轻重缓急,淮地赣地本就文风不盛,缺少教书先生。就拿赣州来说,一个州才十个生员秀才,衙门都不够分,哪有余下的教书呢?”
“这事我知道!”朱五敲着桌子,“传旨!”
书记官赶紧又拿起纸笔,侧着耳朵听。
“设招贤榜,天下学子若有传播文字文化之心,可到学部报到,随后听从朝廷调遣,去往各地教书。朝廷不吝赏赐,教书满两年,除俸禄之外,吏部为地方官候选!”
朱五又补充一句,“国子监的学生们也可以去,嗯,他们最好是去,支教锻炼总是好的!”
“主公英明!”
文臣们又是马匹如潮。
就连席老头也少见的收起笑脸,对着朱五行礼。
农业是德政,但是传播文化知识也是德政,而且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德政。
“杨宪农事,你和安置衙门的官员们细细写个条陈。”
“刘基,学部的事,全靠你,你要做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