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十二年苏州民变,太和十三年海门民变,太和十五年安丰民变,太和十六年永嘉民变,这些都是因为盐政苛刻引发的动乱,即便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冲击,但是这根弦越来越紧绷是不争的事实。”
章时一口气说到这里,沧桑的面庞上满是无奈。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薛淮并不在意章时对他心存抗拒,如果章时在经历如此坎坷的前提下,对他这个陌生上官一来就倾注信任,那他反而要仔细考察对方的品格。
更重要的是,薛淮不希望见到一个故作姿态、邀买清名的腐儒,好在章时给了他足够的惊喜。
从章时的陈述来看,这位七品知县不愧是二甲进士出身,看待问题非常深入,而且从始至终没有掉书袋,用最平实的语言揭开所谓盛世的真相。
夸赞之后,薛淮顺势问道:“那依你之见,这五处积弊要如何应对呢?”
“这……”
章时再度陷入迟疑。
他并非敝帚自珍,而是经历过太多的打压和欺瞒,本能不敢相信旁人,若非薛淮的名声足够好,今日又是礼贤下士的诚挚姿态,他连先前那些话都不想说。
毕竟于他而言,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前途渺茫,而是拥有希望又失望,且再三经受这样的打击。
薛淮大致了解他的内心想法,因而平静地说道:“章知县若不介怀,便让本官抛砖引玉如何?”
章时暗暗松了一口气,垂首道:“愿闻其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