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向听松阁,匾额“松“字末笔的墨痕下,隐约可见刻着的微型齿轮,与护符齿轮完全一致,齿轮的齿纹上还残留着新鲜的摩擦痕迹,显示近期被转动过,且齿轮的转动轴上缠着一根极细的“传讯线“,直通听松阁内部,传讯线的振动频率与玉令的共振频率形成共鸣。晨钟响起时,钟声频率与玉令、护符的共振频率重合,震得殿内烛火形成八卦形光晕,光晕的边缘呈现出墨门“能量场“的特征,且光晕的明暗变化,竟在墙壁上投射出墨门“天工堂“的历史沿革图,图中清晰显示了生母苏凌薇作为天工堂执事的影像。
她跟在萧玦身后走向听松阁,袖中玉令与腰间荷包的每一次微颤,都在呼应着墨门千年的秘密。竹溪尽头的听松阁,不仅是地理上的终点,更是解开生母苏凌薇身份、墨门地宫以及瑞王秘密的钥匙。当萧玦推开听松阁的木门,门轴发出的“吱呀“声恰是墨门“开门诀“的最后一个音符,门轴的润滑油气味与墨门“机关油“的味道相同,且油中混有“显影剂“,能让门内的机关线路显现,线路图上清晰标注了地宫入口的具体位置。门内飘出的陈旧墨香,与手札、玉令、护符的气息融为一体,墨香中还夹杂着一丝淡淡的龙脑香,与老夫人房中香炉的气味相似,而龙脑香中竟藏着生母苏凌薇独特的体香——那是安息香与龙脑香的完美调和,是墨门“天工堂“执事特有的标记,预示着一场跨越时空的传承即将揭晓。听松阁内的陈设,从桌椅的木纹到案头的笔砚,每一件都藏着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线索:桌上砚台的砚池中积着半干涸的墨汁,墨汁的成分与手札墨水完全一致;椅背上雕刻的云纹,走势与萧玦袖口的云纹相同;甚至连窗台上摆放的盆栽,其枝叶的分布都暗合墨门“八卦阵“的方位。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悬挂的一幅山水画,画中松树下的石缝里,隐约可见与双鱼护符完全相同的齿轮纹路,等待着林薇用墨玉令与护符的共鸣去逐一激活,揭开墨门传承的终极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