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携手赶走万恶的英国殖民者,随后又恪守承诺撤出军队,支持各国实现真正的独立,并真心实意协助中东各国发展经济。
德国的一言一行与英国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德国与吃够英国苦头的中东各国政府的引导下,诚实守信成为德国人的标签,而无耻狡诈则成为英国人的代名词。
九月五日,第一批英国十二艘英国商船在舰队护航下经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途径马耳他岛抵达亚历山大港进行补给,随后经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
进入苏伊士运河前,一艘名为霍克号的运输船驶离船队,开向巴勒斯坦的海法港。
霍克号上装载着一千五百余名犹太移民,以及随船前往的本-古里安。
沿途看到直布罗陀港上的西班牙国旗,马耳他岛和亚历山大港的意大利国旗,古里安唏嘘不已。
自法国投降后,仅仅一年的时间,这些控制在大英帝国手中的战略要地全部易主,自己和同志们梦寐以求的家园也换了个主人。
在轴心国的控制下,等待自己国家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前途?古里安心中惴惴不安。
古里安心中惴惴不安,远在伦敦的艾德礼心中也是七上八下。
艾德礼的紧张来自于德国外交部转交的一封信,信是希特勒写得,希特勒在信中诚恳地询问他是否需要德国出面调停英国与日本的战争,尽早让英国人民早日恢复和平。
艾德礼犹豫再三,反复修改十七次,最终才写出一封自己最满意的回信,他在信中很委婉地拒绝希特勒的好意,表示要将与日本的战争进行到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