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功夫,就有嬷嬷领着允禑走了进来。
“儿子给额娘请安。”
小小的人,见着她却是一本正经的请安,王密蘅想要阻止,却只坐在软榻上笑着看着面前的人。
等他请安后,才伸手将他拉了过来。
“额娘给你的书,可都看了?”
允禑想了想,才答道:“嗯。”他抓了抓脑袋,像是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不过儿子有一处不懂。”
王密蘅不免有些诧异,却笑着问道:“说给额娘听听。”
“儿子见着《后汉书·孔融传》中曰:‘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兄大弟小,兄之于弟是强者,弟之于兄是弱者;梨有大小,大梨乃大利者,小梨乃小利者。强者占大利,弱者占小利,何来谦让?为何将强者让大利于弱者才叫谦让,可见此人城府极深。等到后时,才抛弃妻子,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此种谦虚,儿子以为虚伪之至,以博名利而已。”
听着小包子侃侃而谈,王密蘅张了张嘴,却是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哪里是聪慧,分明是聪慧异常。虽然早就知道允禑不同于常人,如今听见此番论调,王密蘅还是有些被吓到了。
这小小的脑子,怎么能想了这么多?
没听到王密蘅的回答,允禑不解地问道:“额娘,儿子说的不对吗?”
王密蘅想了想,才对他说道:“当然对,孔融让梨乃是谦虚礼让的典范,只需懂得适当的礼让便可,若任何时候都要让,没得扼杀了天性。”王密蘅说着,摸了摸小包子的脑袋,笑道:“额娘怎么不知道,允禑这么聪明,这种道理都能悟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