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李君一道:“蕃兵久来武备废弛,尚肯维系一方治安太平,若为征贼王师,则不堪此用。京畿禁军顾卫我皇安危,亦不可轻而抽调。”上皇道:“既是如此,则依卿之意,是为何人可选。”李君一道:“战阵之兵,贵精而骁,则河南河北,上党太原,京北弘农,颍州汝南,中山安平,江夏零陵,云中雁门,陇西汉阳,琅玡彭城,清河天水此十处节度使皆乃能征善战之将,协同本部,酌此调用,正为适时。”上皇道:“善哉,则此南贼逆反,便可尽嘱卿等鼎力而为矣。”遂尽数收回成命,改行李君一谏言之策,逐一照办。
李君一又奏道:“太尉高俅麾下亦有无数精兵良将,也可调用,共立功勋,为国划谋。”上皇道:“卿之举用,必当胜可。”李君一道:“我皇圣明,然臣以为此番平叛圣上却不可单享深宫之欢,而置我三军于不顾。”上皇道:“爱卿之意,莫不是朕当仿效昔年真宗在位之时,御驾亲征否?”李君一道:“昔日黥布叛逆,汉高祖亲征讨贼;隗嚣违抗,光武帝西伐逆反;曹魏明帝亦有亲征御驾,此皆为振奋三军之举,耀武扬威。圣上理应暂时亲临军旅,假使将士得以借助天威,然陛下为乃万民之君,不可轻举妄动。”上皇道:“即是如此,爱卿之意当要如何?”李君一奏道:“武王伐纣,当先盟津誓师,勉励王军。践土之盟,晋公亦先黄河大阅,方可成就春秋霸业。今番圣上既要扬我国威,亦当行此大举。”天子欣然应允,便叫蔡京传旨,于诸军取齐后在御教场上训武观兵,检验三军,当即朝罢,李君一亦告退。
天子大喜,随即降旨,拜东厅枢密使童贯为荡寇大元帅,殿帅府太尉高俅为副元帅,赐予金印兵符,任从各处调选兵将,去征讨江南方腊,择日出师起行。官家宣罢圣旨,随即退朝,众官各散。童贯、高俅送太师到府。便唤中书省关房掾史,传奉圣旨,定夺拨军。
高太尉道:“前者有十节度使,多曾与国家建功,或征西夏、大辽,或伐安南、青唐羌等处,武艺精熟。请降指使,差拨为将。”当时蔡太师依允,便拨十道札付文书,仰各各部领所属精兵三万,前赴东京取齐,听候调用。那十个节度使非同小可,每人领军三万,克期并进。那十路军马?
第一路,风流明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