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见到诸空,便已进入“物无非彼,物无非是”的境界。
\n
距离“莫若以明”只有一纸之隔。
\n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n
凡物都存在对立面,如果从彼面看不到的话,从此面看则能看清楚。所以说,彼出于此,此出于彼,进一步说,就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n
此就是彼,彼就是此。二者的存在,各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不论缺少哪一方,各自均不会存在。“彼此彼此”,也是这个道理。
\n
彼是,方生之说也。
\n
进入这一境界之后,下一步,只要迈出一步,甚至是半步,一小步,都能够进入最后的,世间最高的那重境界。
\n
那是清静十三重所说的最上一重。
\n
清静经。
\n
无人可言清静经。
\n
这门太上之法只是引领者,原来它的神异只在于此,它引导着持有者向前而去,一路正行,不入歧途妄境。
\n
古往今来,哪怕是第一代的清静之主,都没有证出第十三重。
\n
十三重,是世间本来该有的至高境界,但因为过于困难,而无法得见。
\n
是的,已经无人可以得见,因为没有人突破那十五尺。
\n
但清静经可以。
\n
它可以见到那重境界,并且告诉持有者,你的道路,该向哪里去。
\n
这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引路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