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的价格仍然居高不下,甚至一些相关的书籍,足够抵得上寻常人的半月工钱,可是买书的人,却也是如过江之鲫。
\n
洛阳人是现实的,他们自然不会做蠢事,从前他们漠不关心于改变命运的事,是因为他们明知道自己根本无法改变命运,也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努力,只会付诸流水。一个只需要佃农、奴仆的社会,你便是读再多的书,学习各种本事,也不过是个有本事的农夫和奴仆罢了。
\n
正因为这种现实,他们舍得拿出自己一年的积蓄,去让子弟学习,也舍得拿出平时风餐露宿节省下来的一些钱财,去学习各种手艺,购买书籍。
\n
而对于这里的印刷业来说,正因为需求的旺盛,也使得印刷业开始疯狂的扩张,印刷业不过是个载体,其本质,还是需要拥有内容,如此一来,知识就变得越发的值钱起来。
\n
一个好的匠人,在从前,他们的本事只是值一点钱的,假若一个匠人拥有某种特殊的锻造能力,制造出来的器具比之其他人更加精良,确实可以使他这辈子活的更好一些,于是这种手艺自然而然也就藏匿起来,这是人的私心,他们会将自己的手艺传承给自己的子侄,以此来作为子孙后代的立业之本,可是这种传承方式,却是极容易中断,一旦中断,这种特别的技艺,就有可能永远消失匿迹,技术非但不能得以积累,反而是在不断的消亡,这也是为何,在秦汉时期,出现的许多叹为观止的工艺,反而到了隋唐,竟是消失的无影无踪,后世的人非但不能够在他们技术的基础上,去将这门技艺进行改良,而后精益求精,反而技术反反复复的进行退步。
\n
而如今,一个拥有独特手艺的巧匠,却更愿意将自己的特殊技艺提供出来,因为现在的书商,都在寻常了这样的人,愿意花费不菲的价钱,去购买这种手艺的流程,而后印刷成书,从中牟利。
\n
于是……技术便自然而然的开始扩散,后来的人,从中吸取到这种技法,那成千上万的受益人中,一旦有一人脑洞大开,在这种基础上进行改良,那么一个新的技术又应运而生。
\n
河南府……似乎渐渐开始已经学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