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n
关于这一点,他倒是有些不可置信起来。
\n
短短十数天不到,居然转移了这么多的人畜,这些神策府的人,难道都有三头六臂吗?
\n
这种大撤离,显然不是他所能理解,毕竟在这个较为松散的时代,官府连县以下都难以掌握,几乎地方上完全靠自治,所谓自治,似乎听上去颇为高大上,可是这个时代的自治,某种程度,几乎就等同于让大家看天吃饭、混吃等死,遇到了任何事,官府几乎都难有作为,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勉强在地方豪绅的支持下修修桥、铺铺路,管理一下诉讼罢了,再多,就真没有了。
\n
而神策府与以往的官府,完全是另一种概念,县里的机构职责开始不断的细分,征税、教育、基建、水利、商贸这些统统都管,就这倒也罢了,连最穷乡僻壤的地方,一个农户今年种植了多少亩地,都会详尽的统计出来,出现在县使君的案头上。
\n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生产力的发展,这儿的生产力,足够供养更多的吏员,足够使县里有更多做事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商业的繁荣,促使百业兴旺,许多事,县里也不得不管,一旦放任自流,商贾怎么敢来?
\n
而这种地方上的集权,也就导致了效率暴增,早在十数天前,临近洛阳的各县便已开始坚壁清野了,县里到处征募船只,转移人口,输送物资,自然是绝不肯让入境的敌军占到什么便宜。
\n
全县上百个吏员,会同本地的守军,以及任命下来的各地亭长、里长,一旦动起来,效果惊人。
\n
韦陈亮不能理解,倒也情有可原,可是接下来,却有斥候传来了消息:“在西北方向,发现贼军。”
\n
什么……
\n
韦陈亮愣了一下。
\n
他有点脑子转不过弯来,这里怎么会有贼军,不是开玩笑吧,秦少游不是倾巢而出,前去函谷关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