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一直都是神策府收入的大头,单这一项,已经让神策府一年的收入增加七八千万贯之多,这当然也得益于这几年来的扩张,因为扩张,因为更多人被雇佣,因为更多人已经摆脱了贫困,所以茶叶已经不再是大户人家的专享,也已经走入了寻常的百姓家,而消费者的人群,从原先的数万人,变成了如今数百万,若是加上其他诸国的购买,甚至高达千万人之多。
\n
…………………………………………………………………………………………………………………………………………………………………………………………………………………………………………………………………………………………………………
\n
又到了一个冬天,今年的冬天暖和了一些,不过洛阳的热情显然还没有散去,最近的报刊里,几乎到处都传扬着商行们大举东进、南进、西进的消息,派驻到各州县的官吏,已经开始上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本是恒古不变的道理,秦少游若只是强力的派驻官员,用军队去弹压地方,可是一个靠着土地来维系着经济的州县,州县的官员即便有再先进的思维,修桥铺路,深入治理,往往都会起到反效果,因为……过多的码头和道路,人家压根就不需要,寻常的农户,根本就没有出远门的概念,地方豪强的盈余,更愿意用地窖和谷仓储存起来,也不需要去贩卖和运输,既然大家是自给自足,你这四处筹措的桥梁和道路,根本就派不上用场,只会造成地方官府的入不敷出,至于深入治理,那就更加是笑话了,某个亭里,绝大多数的土地都是某家豪强的,其他的农户,不是他家的家奴就是佃户,只有零星一些所谓的自耕农,而且几乎没有任何的力量,绝大多数,也都是仰仗着豪强吃口饭,在这个时候,官府任命的亭长和乡吏拿什么去治理?这儿哪里轮得到你亭长说了算,即便是县里、州里的公文,到了这个地方,没有豪强点头,可能推行的下去吗?
\n
本质上,若是不将这个结构打散,任何先进的理念和生活方式都不可能渗透进去,即便这儿的地方官吏,拥有再多的才干也无法扭转。可是现在不同了,五军府的法令开始打击豪强,地方的官府直接对这些豪强进行弹压。
\n
若只是这一个手段,显然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若是如此,那么即便你宣布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