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切换到游老师,她说:「创作本身就是一个思考和沉淀的过程,本质是用来分享的。用这次的机会,以日式宿舍作为对象,做田野调查跟图像的输出,还有报导、文学写作的部分。」
紧接着,画面来到黄龚胜老师在演讲时的影片,但后面的配音是在说日式宿舍的过往。
影片中间是王姐和黄老师在说着他们以前生活的故事,搭配着学生们画的图片,相互交叉着,整体看着细腻,也不觉得乏味。
接着还有学生们创作集体创作的画面缩影。
这次的大型集体创作,是标示日式宿舍群最原始的样貌。同学们各自画着建筑物、道路,和一些人物,用插图的形式,再利用绢版将它印出,这个过程虽然复杂,但效果却很好。
可以看出里面的流动和活泼,但却又不像一般地图的死板。
而后有几个画面是学生们与他们的画作合影,利用剪辑和运镜,营造出动感,而不是呆滞地站在那里,搭配着那三位女孩的採访,让人感觉到学生的热情与感悟,他们确实对于这次的计画,有着憧憬和喜爱。
画面的最后,是苏老师。现实里,她相较于其他两位老师是话最少了,也是气质最温婉的,但这次的採访,着实让邵荏暘看见她与平常不同的样子。
「人与人的连结可以藉由故事、画面,串联更多,让更多人看见、也让更多人在乎。曾经存在过的人事物,它不被记得了,那其实就跟它没有存在过是一样的意思。」苏老师讲到后来,开始哽咽。这些话,邵荏暘也记得当初也让她鼻酸了好一阵子。
影片播完后,大家先是沉默了一阵子,而后不约而同得放下手中的食物,纷纷鼓掌。
虽然片长仅仅只有十五分鐘,但却让在座的人深深震撼,所有的画面串联在一起却馀味无穷,有些人都红了眼眶,开始找起了卫生纸。
邵荏暘即便採访过、和杨嚮一起剪辑、看了无数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