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桌子摆在议事的堂屋门口,曾淑和郭嬷嬷在屋里头坐着,晴雁、晴娟和侍书三人则分别拿着账册、笔墨、对牌坐在桌后,看着底下的一个个或高或矮或胖或瘦的管事们。
“门房:批上等茶叶三斤、中等茶叶二十斤、下等茶叶十斤,茶果茶点每日二十斤,上等的无烟炭,三十斤。”一块对牌被放在桌上。
那管事有些焦急,“哎晴雁姑娘,这无烟炭怎么就少了这么多?咱们门房热水用得勤呐,往月都有一百五十斤的,少了水都烧不开啊,总不能让上门的那些大人们都喝凉水吧……”
晴雁板起脸,“要热水到别处提就是了!无烟炭一斤便是半钱银,每个月一百十五斤便是七十五两,可一担子柴火才十文钱。夫人有令,往后门房这头的热水就从不远处没有人住的松柏院里烧,还特地让大厨房拨了个烧火婆子过去。免得你们在屋里头起炉把房梁熏坏了,省了多少工夫?”
“你若是不满意,那咱们到夫人面前说去?”
那管事的不敢再说了,前些日子门房和二门上的人都挨了大管家的训,有几个更是撞到了侯爷手里,可不敢再惹怒夫人了。
下一个是针线房。
晴雁翻了翻册子,“针线房要抓紧了,秋衣已经做完了,那冬衣就要跟上,夫人说了今年的冬衣都按照旧例,三等的一身、二等的和一等的各两身。需要多少料子你们写了条子呈给夫人,去库房领。”
“库房里头还有好些去岁剩下的料子、皮子等,用完了再写了条子给郭嬷嬷,无令不得擅自采买。”
啪的一声,侍书又放下了一块对牌。
针线房的管事看门房的吃了挂落,于是半句话也不敢说,拿起对牌再寒暄了两句就回去了。
一件件对着,一个个人签字画押,最后桌子上空空如也,而桌子面前则留下了大厨房还有茶房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