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刑台前,万民目睹帝直身立、着囚衣、受刑罚,血溅八方。
至刑满时,帝站立不倒,掷地有声宣告天下:“旻朝上下,皆以律法治之,天子犯法,同于庶民。朕前身是为公主靖肃,恶行昭昭,天下皆知。今当为表率,践行法纪。此后再有作奸犯科之王孙、违法乱纪之朝臣,必将严惩不贷。”
百官附声,黎民叩首。
靖肃元年,万事初定,百废俱兴。帝开恩科,纳贤才。遣使臣游历四方,寻新作物以蓐万民?????。拜道宗天师庆愚、禅宗法师缈音并为国师,庆愚羽化,其徒宜巽代之,缈音圆寂,亦诏其徒代之。
靖肃二年,帝重理各司权责,扩六部为九部。增农部,掌天下田地农耕之事;建学部,掌天下学塾科考之事;改察部,掌天下检举监察之事。帝复起用张湍,任察部尚书,监察百官,民间称其职为殿前御史。
后改组内阁,九部尚书尽为阁臣,帝亲揽首辅之职,察部尚书次之。又借男女之别,于禁宫建立女阁,与内阁并称“两阁”。命学部开设女学,京城内外官吏女眷凡有志者,皆可入学,翘楚擢为女贤,经遴选,可入女阁协理政务。
靖肃三年,帝起宗祧之论,以张湍为首之帝党辩驳群臣,历经七载,于靖肃十年奉武宁帝赵贞柔入宗庙。
靖肃五年,清查户籍,同年为解战乱遗患,帝命清丈田亩,整理赋税。此后数十年间,作物增产,人口增长,国库充盈,繁荣昌盛。
靖肃十一年,次辅张湍卒1,谥曰文正,葬于原南。
靖肃五十年,帝寿终而崩,葬于赤岭长思陵。
原南有座半荒高山,曾燃被大火焚尽植被,因此得名赤岭。
靖肃帝请国师相地堪舆,陵寝选址赤岭,开山为陵。又于山间修建行宫,亲史书所载,靖肃后期,政务多交由两阁商定,帝长住赤岭,亲自督建陵寝,最终于赤岭行宫驾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