馁。
\n
只是叹息,江东上下,竟无一人知晓而今危局……子敬,若继续下去,只怕刘皇叔灭亡之时,也就是江东覆灭之日。吴侯不晓轻重,为一大司马之虚职而沾沾自喜,绝非善事,绝非善事。”
\n
鲁肃,露出了尴尬之色。
\n
“孔明,慎言!”
\n
“我……”
\n
诸葛亮猛然醒悟,这里并非长沙,而是江东。
\n
自己刚才的那一番话,有些过了!但也可以理解,诸葛亮而今尚不到三旬,在屡屡遭受打击之后,难免有些气急。他拱手,与鲁肃道歉。鲁肃则微微一笑,表示不会介意诸葛亮方才的言语。
\n
“孔明方才的话,虽有些过了,但也不是没有道理。
\n
唇亡齿寒,我何尝不明?然则曹操老儿狡诈,竟然突然收兵。这一番利诱,却让江东上下失了本心。不过,吴侯也非昏庸之主,必然有所觉察,只是一时间,仍无法下定决心……若要吴侯决断,单凭你我,恐尚有不足。孔明,你我需再去拜会一人,只要此人出面,说不得会使吴侯,改变主意。”
\n
诸葛瑾闻听一怔,旋即醒悟,“子敬所言,莫非是他?”
\n
“正是!”
\n
鲁肃道:“昔日伯符故去,临终前曾有‘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今曹操大军临近,正属外事。子布毕竟老了,少了几分当年的果毅。但公瑾犹在,想来心中知晓轻重。”
\n
“如此,我这就带孔明去柴桑?”
\n
“嗯,也好!”
\n
三人一边走,一边商议对策。
\n
可没等到了家中,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