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赵远经这时说到自己,不合适站着,忙伏身跪下,说:“是,吏部公文是新社县。”
\n
这段时日,王弘毅其实也很忙碌,天下虽基本平定,还不到松一口气时,建立完整的制度、鬼神祭祀、幽州和草原,都让他费了一番心思。
\n
这时看着赵远经,只见这人一根青色本命气挺立,正是有卿相之格,又见得红色气运饱满扎实,知道这人根基稳固。
\n
秘文阁和演武堂是王弘毅一手创办起来,文官武将都是未来栋梁,王弘毅其实都是很关注。
\n
秘文阁内每当有人外任时,王弘毅都会将其叫过来勉励一番,三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到了期满时,基本也就锻炼出来了。
\n
看着跪在下面的人,王弘毅缓缓说:“平身说话吧!这几日你要离开金陵……,离别之时,朕还要叮嘱几句。”
\n
顿了一顿,说着:“县令是百里侯,关系数万百姓,不可大意了。”
\n
“谢皇上。”赵远经谢恩,站起来,垂着手,听着这话,他历事已经不少,深得人情世故,说:“皇上,臣已经找了吏部阅了有关资料,过会去县里,就能派上用场。”
\n
“新社县不算差,五十里都是桑田,只是路不好,烂掉了,臣去县里,第一个就是修路,修起了养蚕出丝就可以运出去,这就是大把的银子,填补修路的钱绰绰有余。”
\n
“其次就是县里县学荒芜,这是以前乱世的弊端,臣去后总要想办法弄出银子修学宫,臣到地方上,不敢多作事,不敢大兴土木,只要把这二件事办成,臣算是给自己和儿孙积阴德了。”
\n
实际上,赵远经在秘文阁一年半,已经摸清了王弘毅脾气,知道皇帝喜欢实干,又喜欢量力而行,不动声色就改变大局,不喜欢喧哗大兴土木,因此这样说。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