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至于巴鲁,论谋略和魄力巴鲁赶不上大汗,当然最主要是实力和大势,到了日后,即便此人有了反心也无济于事。
\n
“皇上亲率十万大军坐镇洛阳,并州又有定国大将军座镇,拥兵七万辅以火器,以胡人现在情况,莫非还敢向我朝挑衅?”见皇上沉思,郑平原低语的说着。
\n
“大都督您有所不知,胡人虽势微只占着幽咐一地,但他们自恃有着草原,我朝大军不能深入其境,有恃无恐,哪怕落败,也不肯就此罢休,还有着卷土重来之心。”见皇上没有说话,张攸之低声说着:“收复幽州不是很难,但只怕以后还要和前朝一样派遣数十万边军驻扎以防入侵。”
\n
不止郑平原听了皱眉,连没有开口的几个大将大臣,都皱了眉。
\n
因他们明白,张攸之说的并不假。
\n
从古至今多少朝多少代,草原一直就没有消停过,朝廷数十次派兵来剿,到最后都是不了了之原因还是草原万里,大军到了这里一旦深入草原,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和困难。
\n
到最后被熟悉地形又生活在这里的草原人击败,不得不狼狈撤回去。
\n
这样一处在这个时代这个世界的人,眼里只能放牧的穷乡僻壤,实在是不值得用着大把士兵和财政平定,可草原上又是历代大祸端,这又是事实。
\n
想到这些时,众人将目光投向了张攸之。
\n
张攸之是每逢皇上亲征都要随军的内阁大臣,这样的事,想必知道些内情,皇上准备怎么样处理呢?
\n
张攸之目光一闪,却没有再说,事实上对于胡人的政策,是远征,还是以胡制胡,又或是直接放弃草原,也是在不断的琢磨着。
\n
以前读书,大多是内治文事,对边疆所说不多,有提到都是寥寥一两句直接带过了,再深究些,也不过是一句蛮夷之地,读书人都会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