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后来,伍子胥的结局并不怎么好。
因为多次劝说吴王夫差杀掉卧薪尝胆的勾践,可惜夫差不听。之后又急于进军中原,争夺霸主之位,率领大军攻齐国。伍子胥再次建议夫差不要先攻齐国,而是应该先彻底灭掉越国。
这次不仅再次遭到拒绝,而且夫差听信了太宰的谗言,认为伍子胥要叛逃齐国反吴。于是派人给他送了一把宝剑,另其自杀。
据传,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来放到城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结果,伍子胥死后九年,卧薪尝胆的勾践就在谋臣范蠡的帮助下,成功灭掉吴国。
正所谓千载空祠云海头,夫差亡国已千秋。浙波只有灵涛在,拜奠青山人不休。
大概是因为伍子胥是一位名人的缘故吧,为了给自己脸上贴近,苏*州一带的叫花子,就尊称伍子胥为乞丐头,就是丐帮帮主。
乞丐这一说法,据考证大概出现在宋时。到清朝时,甚至乞丐都实现了制度化管理,对所有乞丐登记造册,也承认了乞丐的职业化。
各县都有管理乞丐的丐头,由官方指定,负责管理本县的乞丐。此时乞丐不仅有指定的乞讨范围,还不许硬索强讨,也不允许去自己范围之外乞讨。
而且,他们还有一套考核的办法。有没有为匪为盗的,还有其它什么违法行为,丐头要查出并上报官府。
如果有外来新乞丐,不得容留,由丐头报官,查明其籍贯后发口粮送回原籍。这大概就是清朝的遣返政策吧!
从古至今,乞丐几乎就是和人类文明同时出现的。人类最古老的三大行业就是妓女,刺客和乞丐。即使国外的发达国家,虽然有完善的福利和救助制度,可如今依然还存在这乞丐的身影。
华夏自然也少不了他们的身影,不过因为时代的发展,华夏目前的乞丐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