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开始实行,要用最快的速度做好向后疏散的工作!”
这道命令虽然下得有点晚,但是影响却不大,主要的原因是,和历史上不一样,在和平时期做工业布局的时候,李晓峰就已经进行了提前干预,重要的工矿企业一律向俄罗斯腹地倾斜,能放在俄罗斯境内的就坚决不放在各加盟共和国。此外,跟历史上相比,红军现在的处境要好得多,基本将战线稳固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一线,不需要进行全面的后撤和疏散。
应该说,托洛茨基的转变是及时的,意味着卫国战争进入了新的阶段。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这个阶段,比如说图哈切夫斯基,他对托洛茨基一夜之间的全面转变感到异常的愤怒,觉得自己被背叛了!
“这是全方位的逃跑和投降,是右派分子的胜利!”
“必须纠正这个错误!”
诸如此类的话,图哈切夫斯基没少在公开场合说,甚至不止一次的跟托洛茨基发生了正面的语言交锋,但是这些都不足以改变托洛茨基的态度,实话实说,图哈切夫斯基相当的失望。
此时,苏联的政坛上,还有一个人无疑也是失望的,那就是斯维尔德洛夫,小斯之前是乐于看到托洛茨基和李晓峰交锋的,他相信托洛茨基应该能给某人一个教训,那样碰了一头包的某人就会知道他斯维尔德洛夫的支持有多么重要。那时候小斯集团将重新整合为一个整体,而他将成为实至名归的领袖。
可让小斯没有想到的是,托洛茨基竟然认怂了,取得全面胜利的竟然是某人。不得不说,经此一役,李晓峰的政治威望是快速疯长,如果说以前他还仅仅是角色球员,现在就已经成长为了准巨星。
这对小斯来说是相当的不利,一旦李晓峰继续成长下去,快则三年慢则五年,他必然是党内最接近顶峰的一股势力。而不管是三年还是五年,这都有可能影响下一次换届。
对那一次换届小斯可是志在必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