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的高度赞扬。甚至特里安达菲洛夫同其交流之后,也认为其能力突出,应该破格重用。
让朱可夫去内蒙打一仗,完全没有问题。可是沙波什尼科夫却坚决不放人,老沙的理由是:“我这里的迫切地需要朱可夫,在解除基辅包围的战斗中,朱可夫的作用更大。这时候怎么可以将其调到千里之外的不毛之地收拾几个不知所谓的土鳖呢?”
按照沙波什尼科夫的说法:“朱可夫是乌克兰方面军最杰出的代表,他必须留在基辅,这至关重要!”
不过多年以后,沙波什尼科夫回忆为什么拒绝放走朱可夫时,却是另一种说法:“朱可夫有能力,只要给他一个机会,很快就能展现出才华,而基辅解围战,将是最好的舞台。此时将其调走,这不是莫名其妙埋没人才吗?”
说白了,对于李晓峰安排的那个舞台朱可夫并不感兴趣,他已经有了更好的选择,自然是不想去远东厮混。
朱可夫没戏了,华西列夫斯基那边也很快就掉链子了,理由很简单,图哈切夫斯基不放人,作为总
参谋长助理,他干得相当的不错,以至于让一向挑剔的图哈切夫斯基都非常满意。而对于图哈切夫斯基来说,未来最重要的明斯克反击战还需要这位出色的助理帮着出谋划策,怎么能调离呢?
在图哈切夫斯基看来,李晓峰就是不安好心,就是打着敲打刮民党的幌子来削弱他在总
参谋部的嫡系,打乱他明斯克反击战的筹备工作。自然,图帅不可能让某仙人如意,很快在图哈切夫斯基的授意下,华西列夫斯基晋升中将军衔,并担任陆军作战部副部长一职。
三个人选已经去掉了两个,似乎只能花落科涅夫了,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科涅夫对此也没有太多兴趣。卫国战争爆发之后,科涅夫一直就在走关系,试图调回西线任职。几个月的奔走下来,他初步已经有了去向,波罗的海方面军准备接纳他。
所以科涅夫对于去华夏也是兴趣缺缺,是的,对于红军将领们来说,西线远比东线有吸引力,虽然都是保家卫国,但是东线总有点低西线一头的感觉。任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