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老托也只能提名哈列普斯基,算是死马当活马医了。
至于某仙人,他先是希望将罗科索夫斯基调过来,但是这遭到了托洛茨基强烈的反对,理由是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的压力也很大,罗科索夫斯基不能轻动。但实际上的原因只有老托自己最清楚,谁都知道,这次围歼古德里安集群是个露脸的大活,谁拿下了这个功绩,谁就能加官进爵。而罗科索夫斯基之前已经很露脸了,算是少壮派中最早暂露头角的,如果再让罗科索夫斯基拿下这么一件大功劳,可以说妥妥的要领先其他少壮派一大截。
托洛茨基自然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李晓峰这边的人马“茁壮成长”,所以必然不能允许罗科索夫斯基继续出风头了。反正他是激烈的反对。
而这就让局面变得很有意思了,托洛茨基是没人可用,李晓峰这边是想用用不上,接下来能推荐人选的大佬可是不多了。在这个时候,斯维尔德洛夫破天荒的抢到了发言的资格:
“我认为伊万.费多罗维奇.费季科同志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能很多同志都不了解这个费季科,因为他实在太过于没有名气,但实话实说,他在早期苏联红军中还是有点地位的。这么说吧,苏联红军恢复军衔制之后,最牛逼的自然是斯
大林,苏联大元帅逼格闪闪。但是实话实说,钢铁的这个最高军衔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能代表斯
大林的军事能力真的很强。
在1935年授衔中,真正值得关注的是苏联元帅和一级集团军级军衔。是的,1935年的苏联军衔十分蛋疼,虽然没有主帅和军兵种元帅之类蛋疼的存在,但是在苏联元帅下面不是大将、上将的划分,而是一级集团军级、二级集团军级。
当然,所谓的一级集团军其实就是大将,其中1935年的一级集团军级一共有八人(含两位一级集团军政委军衔和两个一级舰队),这八个大将中,大家熟悉的不少,名单如下:乌博列维奇、亚基尔、谢.谢.加米涅夫(管防空的)、沙波什尼科夫、别洛夫、加马尔尼克、奥尔洛夫和维克多罗夫。
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