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作战中发挥作用,怎么能就这么被德国人拼残了!
认识到了这一点之后,大家就该明白科涅夫那里究竟是个什么状态了,这么说吧。科涅夫豁出去了是能守住的,但是要付出重大代价,而这样的代价是乌博列维奇和李晓峰不愿意看到的,他们还希望前者在未来的战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所以,增援科涅夫不是因为他撑不住,而是降低第38集团军的消耗。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再回头看,你就能从华西列夫斯基和科涅夫的回忆中品出更多的滋味了。
很显然,华西列夫斯基那边的行动的意义是要打折扣的,就算他们晚到几天,科涅夫也不会崩溃,无非是残废而已。对整个库尔斯克战役来说影响并不是特别大,无非是第38集团军提前进入休整,战役后期围歼作战中出不了风头而已。
华西列夫斯基这所以那么说,原因只有一个,还是因为功劳,毕竟在库尔斯克战役第一阶段的防御战中,高光的只有科涅夫的第38集团军。如果不出突出他及时前往增援,第37集团军真心是毛都捞不到一根。很显然,这是托洛茨基不愿意看到的,不管怎么说,老托都得为华西列夫斯基抢点分数,也只能授意华西列夫斯基自夸一下了,反正这也不算过分,毕竟第37集团军确实一抵达战场就击退了德军,这是事实,稍微吹吹很正常。
那科涅夫为什么要往自己脸上抹黑呢?他又不是混托派的,而且跟华西列夫斯基关系也就那么回事,没必要自黑成全他人不是。嘿嘿,科涅夫要成全的肯定不是华西列夫斯基,他要成全的是某仙人。
请注意,他的两个说辞是值得深思的,同意调空中突击旅去的是乌博列维奇,按道理说,科涅夫应该感谢这个直属上级,而不是完全忘记了乌博列维奇只提李晓峰。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政治。
科涅夫如果不突出自己这边很狼狈很危急,怎么凸显李晓峰决策的光伟正呢?他这可是全副身心的为某仙人刷声望啊!这马屁拍得就是有水平。这也是战后他为什么能当上军
委副主席,而罗科索夫斯基只能当总
参谋长的关键所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