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研究和讨论之后,总
参谋部建议在未来五年内在每个步兵军普及一个陆航团(32架直升机,包括三个运输直升机中队和一个武装侦察直升机中队),而机械化军则要普及两个陆航团,而且装备机械化军的陆航团编制还有所不同(48架直升机,包括24架运输直升机和24架武装侦察直升机)。
实际上这一要求都有点超出了红军的装备生产能力,此时红军步兵军序号能排到100(除掉部队损失和解散的部队,实际上接近80),而机械化军序号也能排到50(实际上只有30多),你算算,这需要多少直升机?
接近三千架的规模,决定了每年红军得生产近六百架直升机,而且你还得看到红军还在扩充当中,而且原有的直升机还会在战斗中不断损失。这么说吧,未来几年内,红军每年至少得生产1000架直升机才能满足需求。
这对于战时工业能力本来就很紧张的苏联来说,压力恐怕是相当的大。而且这还仅仅是陆军的直升机,海军要不要?空军要不要?要知道空军现在对直升机的兴趣不是一般的大,需求是杠杠的。
好在这些问题更加头疼的是老托,作为人民委员会主
席,苏联的大管家,他全权负责这些问题,李晓峰的压力还小点。
暂时先不提这些枯燥的经济问题,回到战场上,当kgb空中突击旅抵达库尔斯克之后,就立刻发挥了重大作用,当然,出彩的不是突击旅的士兵,而是武装直升机部队。
在当天,德军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装甲攻势,工兵开路,步兵居中,紧跟着的是成群的三号和四号坦克。尤其是四号f2坦克特别讨厌,其kwk40坦克炮射程远精度好,德军每每用其在远距离上点杀红军的碉堡和火力点,造成了相当的伤亡。
之前红军没有太好的办法,在1500米的距离上,t-35a的滑膛炮实在不给力,基本上别想给德国人制造麻烦,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德国坦克肆虐。
可能有同志要说,怎么能眼睁睁的发呆呢?冲上去啊!红军坦克手一开始也是这么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