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条件是不是太苛刻了一点?”托洛茨基问道。
“如果你不能答应这些底线,那这个事就没办法谈了!”列宁平静地回答道。
说实话,导师大人其实也不太想参合这个事儿,就像他最开始跟李晓峰所说的,他欣赏有原则性的同志。之前英美确实有些霸道了,这让他也是很不爽的。可是经不住老托软磨硬泡,而且为了打击共同的敌人,这么做也确实有利,所以他才答应下来。
列宁唯一估计错误的,就是低估了某仙人的难缠,随着某人的成长,其已经完全具备了对他这个导师说不的能力。这让列宁是既欣慰又有些失落。
托洛茨基看了看列宁的表情,知道这已经是导师大人的极限了,他也不好再强求什么,而且一直都是他在欠列宁人情,自然是没办法继续张嘴了。
很快李晓峰的要求就摆在了丘吉尔和罗斯福的案头上,丘吉尔还好,但是罗斯福却有些为难了。立志于要将美国变成世界性大国的他,很清楚平衡的重要性。在他看来现在的苏联已经过于强大了,如果再给苏联想要的一切,那简直就是养虎为患。尤其是苏联提出要的精密机床,这个他是真心不想给。
良久之后,他建议道:“我国也在做战争准备,此时此刻实在没有多余的能力为苏联生产精密机床。这样吧,我国可以承诺,苏联所需要的精密零件我国将优先加工,如何?”
说白了,这还是不愿意授人以渔,担心苏联利用美国机床再次升级工业能力。丘吉尔也觉得这个提议不错,但是李晓峰却很不爽,他立刻宣布暂停谈判。
“这个家伙实在太难缠了,”丘吉尔感慨了一句,一番沉思之后,他向罗斯福建议道:“实在不行,只能对苏联开放部分精密机床设备,反正以他们的学习能力,消化技术是需要时间的。而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再次进步,从而始终领先。”
不过罗斯福却不满意这个建议,因为对美国来说,并不需要苏联的产品,美国现在所做的一切可以说都是在支援英国,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