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不得已之下,保卢斯只能命令工程兵赶紧再找一块地方修建野战机场。只不过工程进度很不理想,一方面因为红军空袭的干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物资的紧张。总而言之,这个新的野战机场就一直没能修起来。
而这也直接加剧了保卢斯集团的物资匮乏,又过了一个星期,面对着越打越猛的红军,德军显得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一门心思的加固和挖掘更多的工事,一门心思的死守了。
可能有同志要奇怪了,保卢斯不是已经想要撤退,已经暗示部分中高级军官做好撤退的准备么?那为什么他一直不撤呢?原因很简单,元首不同哈!
小胡子一方面是丢不起这个人,另一方面他也嗅到了一种可能,如果在库尔斯克这里被红军赶羊一样击退了,那很有可能意味着国防军将整体的转入防御。
而转入防御就意味着被动挨打,这可不是小胡子想要看到的,他一直都想主动的解决问题,都想着在1942年搞定苏联。而一旦库尔斯克战役失败了,那将意味着战争将进入长期化,这对于德国来说,肯定不是好事!
所以,元首依然想在库尔斯克打个胜仗,最好是能再歼灭相当一部分俄军有生力量。所以他一方面命令保卢斯不准撤退,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以违背军事常识的方式调兵遣将。
所谓的违背军事常识的方式调兵遣将,其实就是拆东墙补西墙,以及强迫傀儡国再次增兵。比如在希特勒的暗示和怂恿下,匈牙利又咬牙凑出了一个集团军(包括匈牙利唯一的一个装甲师)赶紧送往乌克兰战场。与此时同,他还命令围攻敖德萨的罗马尼亚军团暂停进攻(因为也攻不进去)抽调出相当一部分力量调往基辅方向。最后他还从明斯克方向再次调走了一部分军队,拼凑出了几十万人马准备干一票大的。
当然,集结这支庞大的军队需要时间,而且和红军新建的那些军团一样,这些以傀儡国兵源为主的部队战斗力和装备都相当成问题。
库尔斯克会战的第三阶段就变成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谁能更快的集结部队,谁就能占据上风。不过在这方面红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