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调的有两股势力,第一次就是纳粹的支持者,这倒是不能让他奇怪,让罗斯福奇怪的是,第二批似乎是布尔什维克的暗中支持的。这就引起了他的高度警惕。
苏联人一边在打纳粹,而另一边却妨碍美国参加到讨伐纳粹的伟业中去,这怎么看都是别有所图和包藏祸心啊!
反正罗斯福认为苏联这么做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为了在战后抢占更多的势力范围,拓展其领地!一旦苏联成为了终结纳粹的英雄,那么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战后能好过吗?而西欧的资本主义同盟垮掉了,那美国还能独善其身吗?
总而言之,罗斯福引起了高度警惕,一直在尽最大的可能说服国会的那些老顽固,因为他觉得,美国实在是不能再等了,每多等一天,战后的就会艰难一分。
只可惜,现在听他的人实在不多,而且他也确实缺乏一个将美国引入战争的借口。尤其是当他听说德国主力舰队被红海军摧毁之后,这种紧迫感是大大增强了。
“我们是否可以拓展《租借法案》的应用呢?”罗斯福忽然问道。
马歇尔有些莫名其妙,拓展《租借法案》的应用是什么鬼,难道将苏联也纳入《租借法案》,指望借此收买未来的敌人?这不是开玩笑么!
史汀生倒是能跟上老朋友的思维,他问道:“您是说,允许美国商船为英国提供运输服务?”
是的,美国是很大方,可以将战争物资租赁给朋友,但是这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美国人不管运输,你想要这些物资,就得自己运回去,半路上被德国潜艇击沉了,那损失也算你的,得赔偿。
弄出这么一个条款,其实就是避免一战中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对美国商船的伤害,借此让元老院的老顽固松口。而现在,不管是罗斯福还是史汀生都希望德国人最好能击沉一点本国的商船,这是最好的参战借口不是么?
“国会恐怕不太可能同意!”史汀生脸色严峻地回答道。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