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反
对派的核心成员,属于根红苗正。托洛茨基对他寄予的希望是更大,因为除了他之外,老托也真心再也找不到更年轻的接班人了。
不过皮达可夫也有弱点,这位太规矩了,处理政治问题时,太过于“照章办事”,在严重的政治问题面前缺少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说白了,出了大事,这位是有些靠不住的。
这么说吧,在这三位当中,托洛茨基最信任的其实还是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如果说托洛茨基是托派的灵魂,那么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就是最接近这位灵魂的人。在托派的理论建设方面,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是高参和军师。
所以,托洛茨基其实最寄予厚望的其实还是普列奥布拉任斯基,但是让老托郁闷的是,这位仁兄太热衷于搞理论研究了,而且其理论研究还每每有点挑战党内三观的意思。比如历史上导致他被开除党籍的《社
会主义原始积累论》,好家伙这真心是要扒掉社
会主义的底裤。
正因为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太喜欢搞理论,所以在处理实际问题上,他的能力相当有限,甚至还不如皮达可夫可靠。按照托洛茨基的设想,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将是托派今后的理论掌控者,皮达可夫负责执行,至于斯米尔诺夫,只能当替补打酱油。
按照这种规划,其实不难看出托派1945年之后的权力变化了,乌利茨基和老托是到点了,必须退,拉狄克正好60岁,再干一届,为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和皮达可夫撑撑场子。这样勉勉强强能坚持到1950年,算是给托派留下点发展潜力新人的时间。
实际上党内大部分人都看出托洛茨基的安排了,只不过,大部分同志认为,老托有点太过于一厢情愿了。因为他看好的这三位,地位实在有点不够档次。这三位仅仅是中
央委员,进入政
治局算一个台阶,成为正式的政
治局委员又是一个台阶。要一口气上两个台阶,这个难度真心不小。
比如皮达可夫,完全有理由将他刷到候补局委这一档去。也就是说,皮达可夫很有可能在1950年换届也就是60岁那年才能成为局委。而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