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可观的。
当然,也得有一说一,apcr弹这种“神器”对苏联来说太高端了,并不是所有的坦克和反坦克炮都能配备的,一般都只配发给最优秀的炮手。当然这在当年其他国家也是普遍现象,毕竟钨资源有限,而且碳化钨弹芯的生产也是相当的麻烦。
就拿不差钱的美帝来说,1944年登陆诺曼底之后,配发给三英寸和a1
76.2毫米坦克炮(请注意,不是后来的阿布拉姆斯坦克啊!广泛用于坦克、0坦克歼击车)使用的的t4高速穿甲弹(也就是apcr弹,或者叫hvap弹)有多少?两千发而已!
到了1945年阿登反击战结束时,被德军装甲部队虐了一轮的美国坦克和坦克歼击车这才疯狂的申请t4,并马上换装使用76.2毫米a1坦克炮的。而截至到三月份,美帝豁出去了才给前线配发了多少t4?一万八千发而已!
一万八千发很多吗?其实算算美帝在西线的76.2毫米坦克炮数量,你就知道每个车组能分到多少了,用美国人自己后来的记录来说,在1945年以前每个月每个车组仅仅能获得一发t4穿甲弹。而到了1945年2月,也仅仅是每个车组一次性接收5发t4穿甲弹。甚至美帝奋战在法国阿尔萨斯的第6集团军在1945年1月前没有接收过一发t4。
为啥会这么悲剧,关键的原因就是钨不够用的,哪怕是美帝这样的土豪都不能敞开了用。而且t4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完美,实际在战场上,t4的效果比实验中差不少,在800到100码(731到914米)的正常交战距离上,无法击穿黑豹改进型的正面装甲,只能击穿其侧面。
再回过头来说这个zis-2,原计划中它才是苏联应该广泛装备的坦克和反坦克炮,只不过因为战争的原因,其优先级一下子就掉了下去。历史上苏联也是在1943年之后遭遇了虎豹之后,感觉zis-3的火力不够用了,这才想重新发展zis-2。当然,我们也知道,zis-2依然没有迎来春天,在坦克炮竞争上,这一次将其pk下去的是后来的d-5系列。
虽然从穿甲威力角度讲d-5还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