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弹为他们开路。
比如历史上美帝诺曼底登陆之后,为什么一度死抱着75毫米坦克炮不放手?原因就在于75炮的高爆榴弹比76.2的要好得多,步兵相当满意其支援作战的能力。与之相反,76.2毫米坦克炮属于长身管加农炮更合适发射穿甲弹,其榴弹因为弹壁厚,装药和破片少威力有点小。
至于zis-2,好吧,57毫米口径就基本宣布它跟高爆弹无缘了,这门炮一开始就是一门纯血统的反坦克炮,只能干反装甲的活计。至于用榴弹打工事,或者用榴霰弹将战壕里的步兵打跑,这它真心是不适合。
实际上李晓峰的看法也是如此,他认为zis-2就不适合成为坦克炮,还是老老实实的去做他的反坦克炮吧。发展一些su-57坦克歼击车倒是没问题,至于取代d-5t这不是开玩笑么,d-5t比它容易生产,造价更低,而且多用途能力更强。干啥要用更麻烦的zis-2。
所以,李晓峰自然是旗帜鲜明的支持d-5t成为t-34和t-35的主炮,至于d-5s的工作(装备su-85),他倒是不反对让给zis-2。不过图哈切夫斯基不干哈,他就是要用zis-2一统天下,理由是方便后勤和节约成本,在他看来zis-2不光要接替su-85的工作,还要抢t-34-85的饭碗。
这下李晓峰就不答应了,所以就弄出了这场比武。按照图哈切夫斯基的说法:“zis-2和d-5系列火炮只能留一个,鉴于zis-2的反坦克能力更强,d-5系列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李晓峰自然要反驳了:“我不认为zis-2的反坦克能力比d-5系列更优越,而且d-5系列火炮的生产更方便以及多用途能力更强,这是zis-2根本就比不上的。我认为这两种火炮是可以共存的,如果一定要下马某一种,我认为zis-2才是那个需要淘汰的!”
图哈切夫斯基自然不管d-5的什么生产成本和多用途能力的优越性,反正他就是咬死了一点,他就是坚持zis-2的反装甲能力更强,只能留下zis-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