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成长,或许有必要经历这么一次流浪,双足如随地盛开的鲜花,四海瓢泼,突然某一刻,顿悟至理,修成正果。
\n
从他离开少室山的那一刻,他踏上的就是一条苦修的道路,践行沙门所罗列的一切清规戒律:自制、斋戒、调息,沿着一条自我弃绝的道路,痛苦前行,永不止步。
\n
走得越远,道理看清楚的就越多,心中的怀疑也越来越多。
\n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禅。
\n
比如大难不死的萧远山,他的禅是复仇;
\n
比如大阴谋家慕容博,他的禅是复国;
\n
比如深不可测的扫地僧,他的禅师扫把。
\n
疑问随之而来,如果萧远山报了仇,如果慕容博复了国,他们今后如何度过?扫地僧已经修行了那么多年,为什么还丢不开扫把?
\n
于是他要走更远的路来解新的疑惑。
\n
数月之后,他来到吐蕃,见识了许多名胜古迹,看到躺在街边的乞丐,和衣衫褴褛的穷人打招呼……
\n
不知道谁当街嚷了一句“大轮明王开坛讲法”,许多人一哄而起,朝某个地方奔去。
\n
贾里玉随波逐流,跟着他们来到郊外,看到一棵参天大树下,一个黄衣大耳的僧人正盘腿坐在高台上传经讲法,高台下围坐了好些人,个个神情专注和庄严。
\n
贾里玉席地而坐,洗耳恭听。
\n
黄衣僧人佛法精湛,口吐莲花,连贾里玉也不得不承认他所谈佛法的精妙和圆满,但这份精妙和圆满又让贾里玉生疑。
\n
黄衣僧脸上虽有宝光流动,但双眸隐含锐利,对俗世保留着莫大的企图,自身尚且未达到圆满境界,如何普度众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