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的主要港口城市,在前明时期广州就是对外的窗口。在满清统治时期,广州十三行大名鼎鼎,每年通过广州向海外流出的货物数量几乎占了当时中国的三分之二,其获利更是满清朝廷的重要财赋来源。
\n
大明复兴后,朱怡成大开海贸,各地港口不再进行进出口限制,所以广州几乎垄断的海贸生意遭受到极大打击,从而使得广州的对外贸易数额急剧下降。
\n
可就算这样,有道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广州的底蕴摆在那边,十三行无论是财力还是资源都不是其他开港不久的城市可比的。而且广州的地理位置也极为便利,恰好就在南海通往大明本土的必经之路,再加上澳门离广州也不远,从这些来讲广州得天独厚的优势依在。
\n
当然了,现在广州的十三行早就不复存在。要说起十三行来,那只是满清朝廷为了垄断对外贸易,并且用来敛财的手段罢了。如果放到后世,这十三行就是白手套的角色,而且商人一旦入了十三行就再也退不出来了,满清对十三行制度的苛刻是常人无法想象的,那些十三行的商人看似威风,实际上在许多时候却是有苦说不出。
\n
大明复兴后,大开海贸的同时也取消了满清针对商行的诸多限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十三行也就就此解散。除去一些有着深厚满清背景的十三行成员外,其余普通成员大明没有没收其家产,更也没对其进行无情的打击,相反还鼓励其自由竞争,合理发展。
\n
在大明的新政策下,广州一地在遭遇了短短两三年的风波后很快就又一次繁荣了起来。尤其是当广州边上的香港一地建成,进一步增强了广州当地的繁华和商业气氛,如今倒现在,广州(包括香港)、上海、宁波、天津,这四大港口城市已成了大明对外最繁荣的窗口,至于其他一些小港包括之前南海舰队主港的福州也同样发展蓬勃。
\n
抵达广州后,朱伯?上岸转了转,领略了一番南国的风情人土。
\n
相比他熟悉的南京,京师等地,广州同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城,而且因为地处南国,在广州的西方人更多,原本十三行所在的那条街如今已是广州最为著名的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